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6-12 04:02:15

導語: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對于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課程自身特點、生源質量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筆者從教學內容取舍、教學資源開發(fā)與利用、學習方法指導、實訓課程教學組織、實訓課程考核等多方面進行了改革和探索,以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職;藥學專業(yè);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

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前置課程是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天然藥物學基礎,后置課程是藥劑學、藥物分析技術等專業(yè)核心課程,所以天然藥物化學發(fā)揮著很重要的橋梁作用。但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感覺到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本課程需要綜合運用多門基礎課程的知識,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要求較高,而且部分內容較抽象,理論性強;二是由于學生來源多樣,結構復雜,學生的學習能力整體較差;三是作為地方高職院校,實訓硬件條件等方面局限性較大。為了改善教學效果,筆者對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

1.原則和依據(jù)

1.1所有的改革和探索都以“夠用、實用”為原則。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區(qū)別之一,就是本科教育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而高職教育注重知識的實用性[1]。我們的教學內容,既不能太寬泛太全面,讓學生掌握不了,也不能過度簡略,無法滿足后續(xù)課程和工作崗位的需要。1.2教學內容的選取以工作崗位職業(yè)能力需要和后續(xù)課程需要為依據(jù),兼顧考慮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和衛(wèi)生系列職稱考試的需要。我們對藥學專業(yè)暑期專業(yè)調研和近3年畢業(yè)生就業(yè)跟蹤調查的結果進行了分析和整理,分別從用人單位的角度和畢業(yè)生的角度把握工作崗位的能力需求,我們也綜合考慮了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大綱和衛(wèi)生系列職稱考試大綱的要求,最終確定我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深度。1.3理論與操作技能并重。雖然高職教育特別強調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但我們也不能輕視理論知識的作用,尤其是理論知識比較抽象難懂的時候,不能以注重技能操作為由,避重就輕地把理論知識給忽略了,畢竟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了問題,還是要靠理論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我們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2.理論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2.1內容的取舍??紤]到藥學專業(yè)畢業(yè)生的主要就業(yè)崗位是藥品生產、藥品檢驗、藥學服務與藥品調劑等一線工作崗位,基本不涉及到藥學科研,所以我們的教學都舍棄了偏向于科研性質的內容。例如緒論部分[2],在講述學習天然藥物化學這門課的意義時,對于“開辟擴大藥物資源,促進新藥研發(fā)”,“探索中藥防治疾病的原理”,“改進藥物劑型,提高臨床療效”等內容,我們只是稍加提及,更多地強調天然藥物化學知識在中藥炮制、中藥提取和中藥檢驗等工作中的運用,并列舉黃芩等多種中藥材的炮制、提取、質量控制實際案例,讓學生意識到天然藥物化學知識的實用性。此外,“蒽醌類化合物的結構測定”、“黃酮類化合物的結構測定”等內容也從我們的教學內容中刪掉了。2.2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除了使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天然藥物化學》教材之外,我們還搜集、制作了部分教學資源。2.2.1《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中藥材、飲片、中成藥的鑒別項與含量測定項均運用了天然藥物化學知識,而且常見類型的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和鑒定方法在《中國藥典》中均有體現(xiàn),我們從中選取了一些代表性項目納入到我們的教學案例資源庫。此外,《中國藥典》作為國家標準,是藥品生產和檢驗崗位使用頻率極高的工具書,讓學生盡早接觸和使用,對學生以后進入工作崗位更有幫助。2.2.2色譜法、pH梯度萃取法等內容抽象難懂,教師制作了模擬動畫和圖片,將微觀的過程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2.2.3天然藥物化學中有許多顯色反應,單純讓學生記憶,學生很容易忘記,很容易混淆。教師將前一屆學生實訓課上提取分離得到的產物收集起來,在課堂上當場演示這些顯色反應,學生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而且記憶深刻。此外,也嘗試過讓學生在實訓課上相互錄制顯色反應的操作過程,選取錄制效果好的視頻留作教學資源,學生的積極性也非常高。2.3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教材在編寫的時候按照結構、理化性質、提取與分離、鑒定四個模塊組織編寫,條理清晰,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容易形成知識的孤島,各模塊之間不能建立起聯(lián)系。教師從第一節(jié)課開始,就向學生傳達“結構決定性質,性質體現(xiàn)結構,對理化性質的應用就是提取分離鑒定方法”這一思想,并在講授過程中,將結構、理化性質和提取分離方法整合到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每個章節(jié)學習結束,都要求學生在作業(yè)本上手繪思維導圖,并將作品拍照上傳到藍墨云班課,學生之間匿名相互評價,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品,全班同學共同學習。多次實踐表明,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總結,學生對章節(jié)的知識點有了整體的把握,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有所提高。

3.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

3.1加大基本操作的訓練力度。綜合分析畢業(yè)生崗位能力需要,后續(xù)課程需要以及《中國藥典》(2015版一部)中的操作過程發(fā)現(xiàn),回流提取、連續(xù)回流提取、萃取、抽濾、薄層色譜法、柱色譜法等基本操作運用最為頻繁,因此,我們把這幾項基本操作作為實訓項目,單獨安排了實訓課時,并對每一項基本操作制定了考核標準,實行隨機抽考,確保人人會操作。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后續(xù)的實訓項目。3.2成立興趣小組,實施分層培養(yǎng)。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提取與分離方法是比較靈活的,往往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每個班級我們都選取學有余力的同學成立了兩個興趣小組,由小組成員自行設計提取分離的路線和流程圖,并利用課余時間和晚自習時間參與實訓前的準備工作。在正式上實訓課的時候,其他同學按經(jīng)典方法實訓,各興趣小組按自己設計的線路進行實訓,同學之間相互觀摩,相互交流。在這種模式的帶動下,現(xiàn)在的實訓課堂變得更加活躍了,大家的積極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3.3鼓勵學生進行開放性試驗。在進行揮發(fā)油的提取分離與鑒定項目時,我們?yōu)閷W生準備了八角茴香和丁香作為實訓藥材,但我們也鼓勵學生自己攜帶其他含有揮發(fā)油的植物進行該項實訓,并要求學生自己查詢植物中所含揮發(fā)油的類型和比重,自己選取揮發(fā)油的提取裝置[3]。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大家?guī)砹颂I艾、檸檬、橙皮等多種材料,最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了相應的揮發(fā)油,都顯得格外興奮。通過這種方式,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樂在其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寓學于樂。3.4更加注重實訓過程考核。以往的實訓考核是以實訓報告為主要依據(jù),參考學生最后一次課的操作考核表現(xiàn)進行評分[4],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平時實訓課上學生的參與度和動手能力。天然藥物化學的每一個實訓項目可分解為若干實訓任務,每一個實訓任務又可分解為若干操作過程,而且這些操作過程均是學期初單獨實訓和考核的內容。所以,每次實訓課上教師都隨機抽取一定數(shù)量的同學作為考核對象,對其動手操作能力進行考核。學生最終的實訓成績由實訓理論知識考核、平時操作過程考核和實訓報告考核三部分組成,這樣既能反映學生的真實情況,又能對學生參與實訓起到督促作用,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顯峰.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的區(qū)別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3(17):182-183.

[2]吳劍鋒,王寧.天然藥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5.

[3]楊宇婷.淺談天然藥物化學實訓教學改革[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07):19.

[4]王青,張偉云,吳春,張亞楠,黃秀梅,王雅英.高職藥學專業(yè)天然藥物化學實訓課程教學改革[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13):91-92.

作者:魯偉 單位: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