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檔案管理系統(tǒng)分析

時間:2022-07-09 10:06:18

導語:小學檔案管理系統(tǒng)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檔案管理系統(tǒng)分析

檔案管理是小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長期性的基礎工作。然而,作為學校的一種記錄,絕大部分檔案常年被放置在檔案館中,無人翻閱,這是缺乏對檔案重要性認識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尤其是在現(xiàn)代,信息量巨大,錯綜復雜,搜尋所需信息比以往要更加困難。更新觀念,轉變傳統(tǒng)的思維方法,樹立正確的檔案意識,是小學校目前急需的改革方向之一。

一、現(xiàn)有小學檔案管理方式主要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管理不規(guī)范,隨意性較強。信息化的時代,學校所面臨的數(shù)據(jù)和信息量巨大,由于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學校各部門會根據(jù)自身條件開展檔案工作。檔案管理的開展完全依靠管理者對自身工作的認識,如果管理者缺乏對檔案的認識,把檔案管理當作一個附屬產物,就會隨意地變更檔案管理方法和人員,使得有效信息不能及時歸檔。(二)內容不健全,管理模式單一。目前小學校檔案管理載體的多元性,使得信息豐富多彩。檔案進行分類整理的主體也變得多元化,不僅有學生檔案,還有科研檔案,更有學校的發(fā)展檔案,由于采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使得這些檔案的來源變得豐富化和多元化。面臨這種現(xiàn)狀,小學校目前的檔案管理仍采用傳統(tǒng)的模式,對不同類型的文件檔案很難進行全方面的歸檔管理,造成收集內容的不健全,管理模式結構單一。(三)技術水平落后,設備投入不足。檔案管理要實現(xiàn)信息化,必須掌握和擁有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和設備。首先要保證檔案信息的安全,在網絡技術條件下,學校必須具有相應的防止網絡危機的檔案管理技術。其次,檔案管理,重要的是對檔案信息的管理,信息化是一個系統(tǒng)的漫長的過程,需要多部門、多環(huán)節(jié)、長期地進行合作、調整與協(xié)調。大部分的小學校,目前的管理都處于起步階段,技術水平相對落后,設備投入明顯不足。(四)領導者檔案思想意識薄弱,缺乏知識管理的思想。目前大部分的領導者都將檔案管理視為已有檔案的歸類整理過程,缺少動態(tài)的和長期的看待檔案管理的思維意識。知識管理的思維意識淡漠,對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缺乏。

二、知識管理理念給小學檔案信息化發(fā)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一)知識管理觀念帶來的機遇。站在知識管理的角度出發(fā),重新認識檔案在學校中的所處的位置和發(fā)揮的作用。把檔案看作是學校知識信息的來源,檔案工作是對知識進行挖掘、收集、歸納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保管檔案的過程,基于這種認識,才能更好地發(fā)掘檔案中所包含的信息知識,更加充分地了解和認識檔案當中所包含的隱形知識,更好地對學校的信息進行分類,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使得檔案管理更好地為學校的發(fā)展服務。(二)知識管理帶來的挑戰(zhàn)。知識管理的思考方式不僅僅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有很大的挑戰(zhàn)。信息化在方便收集和處理信息的同時,也為檔案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電子文件信息量巨大,載體多樣化,對這樣大量的文件進行歸類分檔,去偽存真,需要用現(xiàn)代的數(shù)字化手段進行檔案管理。通過檔案管理的方式,挖掘學校的內部信息,就要求將學校的檔案管理以知識的方式作為支撐。在歸檔之前,必須全面和系統(tǒng)地了解學校所應掌握的知識體系與結構,同時還需要掌握檔案管理的技術,只有二者做到有機結合,才能夠把知識管理和挖掘應用做到有機結合。

三、強化知識觀念,創(chuàng)建共享的小學檔案管理文化

(一)構建學校的知識體系,樹立檔案管理新模式。學校作為知識的發(fā)源地與傳承地,徹底梳理學校創(chuàng)建的知識體系,以梳理后的知識體系為根本,以檔案管理為載體,以現(xiàn)代的信息技術為手段,構建學校的現(xiàn)代知識體系。學校各部門之間會產生溝通障礙,以檔案管理為載體,突破部門之間的障礙,構建一種共同學習的文化氛圍,形成學習型組織。(二)大力推動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對于學校的管理者,應通過檔案方面的學習,強化對檔案管理重要性的認知,針對檔案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集思廣益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予以充分的支持,對檔案管理進行長期的規(guī)劃,使得檔案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地進行。采用標準化的方式,建立統(tǒng)一的管理制度。充分考慮學校自身的特點,檔案管理部門對學校的信息化過程要全方位地參與,使得檔案管理信息化有序進行,建立檔案信息化的技術標準,保證檔案工作和技術變化的有序化。(三)推進隱性知識顯性化。根據(jù)冰山法則,學校的知識體系中大量的是隱性知識,而顯性知識只是表象上的很少的一部分。隱性知識,是那些沒有記錄下來的知識,或者是沒有被充分發(fā)掘出來的知識。學校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必須借助一定的平臺才能實現(xiàn),可以利用組織教育專家講座、內部出版雜志、組織在線學習、開拓電子論壇等手段,同時也積極鼓勵每位教師總結經驗,以論文的形式來共享,形成一種扁平化的、通暢化的信息溝通渠道,推進隱性知識顯性化。

參考文獻

1.徐擁軍.企業(yè)檔案知識服務的理論依據(jù)與實踐方法[J].檔案學研究,2010.5

2.劉春波.對民營企業(yè)檔案工作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檔案,2011.2

3.邱鵬飛.促進民營企業(yè)檔案工作有序發(fā)展的思考[J].四川檔案,2012.2

作者:王珊珊 單位:哈爾濱市師范附屬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