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德育教學策略探析
時間:2022-12-01 08:36:57
導語:農村初中德育教學策略探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農村地區(qū)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學生受到父母的關注度相較以往會少很多,這對于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會起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其弊端在農村初中中已經(jīng)初見端倪。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的道德品質都能夠達到基本要求,教師需要重視德育教學,通過一定引導,學生才能夠在自身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得到正確的塑造,朝好的方向發(fā)展。本文就如何做好農村地區(qū)學生的德育教學工作闡述自身的觀點,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提升自身班級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做出一份貢獻。
【關鍵詞】農村初中;德育教學;教學質量;綜合素養(yǎng)
我國農村地區(qū)初中生的家庭特征都較為相似:自身父母出去工作,多為老人陪著孩子生活。此類家庭配置模式學生缺少關愛與必要的家庭教育引導,會導致學生容易遭受外界的誘惑而產生輟學的現(xiàn)象,且學生的性格特征也會受到不利影響而偏離正確的發(fā)展道路。為了有效避免此類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學思路:首先教師要能夠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工作,讓學生學會自身判斷是非,并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其次教師要能夠重視對學生優(yōu)秀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良好習慣的帶動下獲得自身道德品質的進一步提升;最后教師要能夠重視班級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這對于德育效果的提升能夠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教師要能夠重視德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工作
在針對農村地區(qū)初中學生的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避免直接告知學生何為對錯的教學模式。此類模式只能夠引起學生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并致使教師的德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正確的做法是,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且要能夠相信學生在自身的指引下能夠明辨是非,基于此理念進行德育客觀事件或理論的講述,鼓勵學生提出自身的觀點和想法,并就學生提出的想法進行科學而全面的探討。只有如此,學生才能夠從本質上了解到何為對,何為錯,也才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例如,我在自身班級學生的德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以期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首先在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我會給學生呈現(xiàn)一個德育主題,并將班級學生分成正反兩個方面;其次我鼓勵每一位學生就自身所處的立場進行論證;最后我會就學生的觀點表達進行總結,且讓學生意識到正確的德育觀點為何。因為這一觀點是學生通過不斷的論證所得到的結果,所以每一位學生都會認可相應的德育觀點,且會自覺遵守。
二、重視班級學生良好道德習慣的培養(yǎng)
好習慣終身受益,這一點在農村初中學生的德育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的尤為明顯。教師為了最大程度提升自身班級學生的道德品質,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道德習慣著手。一旦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道德習慣,習慣就會自發(fā)的指引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學生的綜合道德素養(yǎng)自然會穩(wěn)步提升。為了有效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在進行具體道德習慣培養(yǎng)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好以身作則工作,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力量。只有如此,班級學生才會信服于教師,并逐步模范教師逐步形成自身良好的道德習慣。例如,我在自身班級學生道德品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為了以最短的時間幫助班級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采用一定措施。首先我會給學生提出一個良好的道德習慣為何,如尊老愛幼、習慣性用禮貌用語等;其次我會給學生闡述為什么我們需要培養(yǎng)這一良好的道德習慣,如果我們形成了這一良好的道德習慣,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最后我會給學生做出表率,身體力行。通過此類德育教學方案,學生就能夠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且能夠模仿教師完成培養(yǎng)自身良好道德習慣的第一步。
三、做好班級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
在培養(yǎng)自身班級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意識到良好的班級道德氛圍十分重要。只有當自身班級的學生處于良好的道德氛圍中,學生的優(yōu)良道德品質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且會少走許多彎路。為了有效做好班級氛圍的構建,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勢在必行。教師在具體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好獎罰分明的制度,且針對學生的道德要求做好明確的要求。由此,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知道那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明令禁止的,在此類班級管理模式的督促下,良好的班級道德氛圍就能夠自然形成。例如,我在自身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配合我遵守相應的班規(guī),并為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貢獻出自身的一份力量,采用了如下的班級管理方式。首先我就初中階段學生可能為發(fā)生的不良道德行為進行列舉,并明確制訂了懲罰制度,約束學生行為;其次我對學生進行良好道德品質的行為同樣列舉了明確的獎勵措施,樹立良好榜樣;最后我鼓勵每一位學生都成為他人的監(jiān)督者,為班級良好道德氛圍的構建做出功效。在此獎罰分明的班級制度下,能夠形成良好班級風氣,教師教學目的也能在最短的時間達成。
四、結語
在農村初中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學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習慣的培養(yǎng),且在班級管理方面需要不斷優(yōu)化,力求給每一位學生都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只有如此,自身班級的學生才能夠在初中階段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為其今后學習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顧蓓賢 單位:張家港市崇實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余光敏,莫樹芹.淺談農村初中班級德育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1:49-50.
[2]賀藝.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