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農業(yè)三搶推介會發(fā)言

時間:2022-02-08 05:29:00

導語:市長在農業(yè)三搶推介會發(fā)言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農業(yè)三搶推介會發(fā)言

同志們:

在舉國上下全力抗震救災的特殊形勢下,市委、市政府決定今天召開全市農業(yè)“三搶”工作電視電話會,這是汶川特大地震發(fā)生后我市召開的第一個大型會議,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主要目的是,克服和消除干群余震恐懼心理,集中領導、集中精力、集中時間、集中勞力,全力以赴抓好抗震救災和農業(yè)生產“三搶”工作,打好打勝“三搶”工作攻堅戰(zhàn),千方百計奪取大春糧食生產豐收,確保全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的實現(xiàn),以實際行動支援重災區(qū)。市農業(yè)局范申華同志講了很有指導性的意見。下面,我強調三點。

一、進一步認清形勢,奮力促進增糧增收

(一)充分認識國際國內糧食安全形勢。吃飯問題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保障糧食安全是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最大貢獻。今年以來,國際國內糧食安全警鐘頻頻響起,確保糧食目標任務完成更加緊迫。上月,國務院專門召開了全國糧食生產電視電話會,新出臺了十項政策,反復強調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對抓好今年糧食生產和保障市場供應作出了戰(zhàn)略部署。就我省而言,由于特大地震發(fā)生,受災地區(qū)小春收獲被阻,大春生產無法進行,這無疑使我省糧食安全形勢更加緊迫。從總體上講,國際國內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問題已呈現(xiàn)出四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糧食生產已進入高價時代,糧食供需矛盾加??;二是糧食的戰(zhàn)略地位更加突出,已進入產業(yè)化、大國化、企業(yè)化、金融化時代;三是糧食生產進入生物能源擠占糧源時代;四是糧食已經(jīng)成為最基礎的供給產品,糧食安全已開始走向法制化。

是典型的農業(yè)地區(qū),抓糧食生產、保糧食安全是各級黨政最重要、最基本的職責。我們必須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全面落實糧食生產、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負責制,進一步增強抓好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正確估價我市糧食生產形勢。一方面,小春糧油再獲豐收。全市產量預計可達50萬噸,比上年增產1.16萬噸,增長2.37%,全市小麥在預報產量中只有通江縣減產,油菜籽總產可達10萬噸,增產0.63萬噸,增長6.74%,實現(xiàn)了連續(xù)8年增產。小春糧油豐收主要得益于五個方面:一是播面比上年增加5.6萬畝。二是良種比例大幅上升。優(yōu)質小麥達到70萬畝,占70%;“雙低”油菜達到72萬畝,占87%。三是示范帶動力增強。全市建設小麥示范片3.5萬畝,“雙低”油菜示范片2.5萬畝,洋芋示范片3.2萬畝,均比上年有所擴大。四是病蟲害發(fā)生較輕。五是改旱改制成果擴大。全市規(guī)范改制面積達到100萬畝,旱山村“三田”改旱面積達到35萬畝。

另一方面,大春生產基礎扎實。一是玉米生產實現(xiàn)出“快、增、多、高、好”。快:就是育栽進度快,播栽期集中,抓住了最佳季節(jié)。增:就是播栽面積增加,總面積達111.3萬畝,比上年增加2.3萬畝,比計劃增加1.3萬畝。多:就是地膜覆蓋多,達到80.6萬畝,占播面的72.4%。高:就是播栽質量高,雙行單株、分級定向、錯窩移栽達到90%以上。好:就是苗架長勢好,一、二類苗達90.5%。二是五苗數(shù)量充足、壯苗增加。水稻旱育秧超過八成,育秧面積達到11.43萬畝,可栽100萬畝左右,育秧面積、栽插面積分別比上年增加12%和14%;紅苕苗、蔬菜苗、經(jīng)作苗出苗齊壯,長勢普遍好于上年。三是支農惠農政策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國家對農民的種糧補貼大幅度增加,全市現(xiàn)已下達農資綜合直補資金13693萬元,糧食直補3441萬元,水稻良種補貼2160萬元,小麥、玉米良種補貼700萬元,四項資金達19994萬元,比去年增加7733萬元,省下?lián)?000萬救災資金用于大春農作物災后重建??h區(qū)政府也對糧食生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僅地膜玉米補助資金就達1346萬元,是去年的6倍。

但大春生產我們仍有許多不放心的地方。一是由于當前汶川特大地震的影響,廣大干群存在恐慌心理,人心不穩(wěn),人心不安,相當部分基層干部、農民群眾沒有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三搶”工作中去。二是旱災不可低估。據(jù)氣象分析預報,我市5月氣溫偏高,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特別是5月中旬末有20天左右的夏旱,7月有20天左右的伏旱,分別是水稻大面積栽插和抽穗揚花的關鍵時候。三是缺水矛盾突出。全市汛末蓄水量僅2.49億立方米,雖比上年同期增加0.31億方,但主要集中在4座中型水庫,分布嚴重不均。全市工程蓄水加提灌僅能栽插70多萬畝,仍有50多萬畝的水稻要等雨栽插。四是農資價格上漲。與去年同期相比,尿素漲幅達20%,碳銨漲幅達24%,進口磷酸二銨漲幅達65%,柴油上漲20%左右。由于農資價格上漲,無疑增加種糧成本。五是病蟲害威脅大。據(jù)今年全市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fā)生趨勢預測,稻瘟病可能大面積發(fā)生。水稻一代螟蟲、玉米螟蟲也有大發(fā)生趨勢。防病保糧、蟲口奪糧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迅速行動起來,全力打好“三搶”攻堅戰(zhàn)

截止5月20日,全市小麥、油菜、洋芋分別已收56萬畝、70萬畝、40萬畝,分別占應收獲面積的56%、84%、75%。兩季田收水、水稻、紅苕栽插分別達36萬畝、41萬畝、2萬畝,分別占應收或可栽面積的35%、33%、3%。搶收搶栽進度與抓住最佳季節(jié)比,已經(jīng)滯后,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繃緊抗災奪豐收這根弦,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把困難考慮的更多一些,把措施落實得更實一些,確保小春到手、大春奠好基。

(一)組織群眾全力投入“三搶”。針對當前廣大市民對地震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tài),要采取果斷措施,消除恐慌心理。5月20日,市委黨校邀請省地震局專家、高級工程師張新俊來巴開展地震科普知識專題講座。專家明確表示,沒有斷裂構造,不存在發(fā)生大地震的條件。他指出,這次汶川地震及系列余震發(fā)生在龍門山斷裂帶,是由于斷裂構造上的運動而產生的,、成都、南充等地位于斷裂帶以外,不會發(fā)生地震。他結論的理由:一是據(jù)《縣志》記載,歷史上有四次受波及的地震記錄,自古以來沒有發(fā)生直接的造成巨大危害的地震歷史記載。二是西部的龍門山區(qū)屬于南北地震帶,歷史上發(fā)生過多次強烈地震,僅受波及而己,一般不發(fā)生地震。三是既不在地震斷裂帶上,也遠離此次發(fā)生地震的斷裂帶。地層是水平狀態(tài),構造平緩,沒有大的斷裂結構。他認為這次地震后巴城市民幾乎都在室外露宿的做法值得商榷,并倡導市民應沉著冷靜,不聽信謠言,聽從政府的指導意見。各縣區(qū)、各部門要充分宣傳專家的意見,要通過廣播、電視、資料和鄉(xiāng)鎮(zhèn)、村社干部入戶宣講等形式,向廣大農民群眾講清講透,引導他們相信科學,消除恐慌心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緊張的“三搶”工作中去。

(二)深入扎實推進“三搶”。一是把住“三搶”季節(jié)。必須搶收防災、早收早栽。加快收獲進度,做到成熟一塊收獲一塊,精打細收,顆粒歸倉;要采取邊收邊栽、助耕幫種等方式,抓住主要農作物的最佳播栽期,盡量早栽早種,力爭水稻6月10日前栽插結束,紅苕“芒種”前栽植80%以上,確保伏旱來臨前水稻灌漿、紅苕鋪廂。二是確保多栽多種。要用好用活支農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減少耕地撂荒,保證應栽盡栽,多栽多種,種滿種盡,確保全市水稻栽插125萬畝以上,紅苕栽插面積達到60萬畝以上。要特別注重堅持栽秧、改旱兩手抓。氣象部門要及早及時預報天氣和降雨情況,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要及時向群眾反饋天氣信息,進村入戶到田,引導農戶對無水栽秧的田塊,及時改種旱糧,防止因天旱造成土地撂荒或大面積欠收。三是切實加強田管。要把加強田間管理作為高產豐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堅持栽下就管、邊栽邊管、精栽細管。重點加強以科學施肥、除草、灌溉為主的肥水管理和早施水稻分蘗肥,重施玉米攻苞肥,巧施紅苕提苗肥,加強以玉米螟蟲、水稻螟蟲、稻瘟病、稻苞蟲、稻曲病為重點的病蟲害防治,編制好病蟲防治預案,搞好病害蟲情監(jiān)測預報,大力發(fā)展村級植保專合組織,推行綜合防治、科學防治、統(tǒng)防統(tǒng)治,打好蟲口奪糧、防病保糧的硬仗。

三、強化組織領導,為“三搶”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各級各部門要把“三搶”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緊急行動起來,全力投入“三搶”、服務“三搶”,扎扎實實做到“四個到位”:

(一)領導必須到位。各級黨政要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線負責、逐級負責、專班督查、定期通報的工作責任制。在“三搶”期間,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必須深入自己的聯(lián)系點,發(fā)動群眾全力投入“三搶”,宣傳惠農政策促進“三搶”,組織廣大干部奮戰(zhàn)“三搶”。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深入基層抓指導,深入田間抓助耕,深入市場抓整治,使機關無閑人、農村無閑田;要督促鄉(xiāng)鎮(zhèn)全體干部駐村包戶,深入田間地頭,抓組織、抓協(xié)調、抓服務、抓幫扶,在生產一線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市里將成立“三搶”督查組,深入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嚴格督查。一旦發(fā)現(xiàn)我們的干部沒有深入責任區(qū),沒有切實履職盡責,市委、市政府將嚴肅通報查處。

(二)投入必須到位??h區(qū)黨政和各級各部門要加大對“三搶”的投入,財政支農資金不得少于往年;國家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要重點用于農業(yè);部門對口幫扶投入、信貸支農、企業(yè)產前投入和農民自我投入都要比上年有所增加。

(三)幫扶必須到位。各級政府要組織農技服務隊、義務助耕隊、換工互助隊、農機專業(yè)隊到村到社幫耕助耕,加快“三搶”進度;各級各部門要組織力量到幫扶村、掛包點幫助解決資金、用水、燃油等具體問題,特別是要幫助缺勞戶、勞弱戶、貧困戶解決好種苗、物資、技術等方面的難題。

(四)服務必須到位。各級有關部門要全力以赴,組織科技人員到生產一線指導科學栽管;水利部門要完善管護機制,保證有水能放、有需必放;電力、石油部門要盡量保證栽插抽水用電用油;農業(yè)、工商、質監(jiān)、物價等部門要加強農資市場監(jiān)管,監(jiān)督惠民政策兌現(xiàn)和農用水電價格,不準坑農害農;救災部門要適時啟動救災預案;扶貧部門要把“三搶”作為扶貧濟困的重要一環(huán)來抓,扶到點子上,扶到關鍵處;氣象部門要搞好災害性氣候和降雨過程的預測預報,適時把握氣象條件,隨時做好人工增雨準備,為抗旱多栽創(chuàng)造條件。

在抓好“三搶”工作的同時,各地要統(tǒng)籌兼顧,抓好三件工作:一是抗震救災。5•12汶川特大地震使我市震感強烈,給工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損失。據(jù)初步統(tǒng)計,全市損失總額在20多個億。從縱向看,地震災害損失嚴重,從橫向看,我們是輕災區(qū)。按照省政府的緊急通知,各地要進一步抓好災情的核實調查工作,做到實事求是的報災,防止冒報、虛報,所有數(shù)據(jù)要做到條塊統(tǒng)一、市縣統(tǒng)一,把災情搞準確。要組織專門力量,分行業(yè)、分區(qū)域搞好災后重建方案的制訂。市級各部門要搞好分項災后重建規(guī)劃的指導、匯總工作。在5月31日前,務必完成災后重建方案的上報,為爭取上級對我們的支持做好基礎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組織專門力量,做好向省級主管對口部門的匯報和爭取工作,為災后重建增加投入。二是畜禽防疫和補欄工作。地震災害的影響和夏季高溫的到來,畜禽的防疫工作十分重要,各地要組織畜牧獸醫(yī)人員,采取多種形式,搞好畜禽的防疫,確保無疫情發(fā)生。要隨時做到疫情的監(jiān)測和上報,做到信息靈通,一旦發(fā)現(xiàn)疫情,要及時控制,有效防疫。要千方百計發(fā)動群眾增加投入或采取小額信貸的方式,幫助農民解決購買仔豬補欄問題,為多補欄、多養(yǎng)殖奠定基礎。要千方百計抓好小區(qū)養(yǎng)殖和集中養(yǎng)殖場的建設,通過規(guī)模養(yǎng)殖來擴大圈存量和出欄數(shù),實現(xiàn)全年的畜牧生產任務。三是抓好防汛工作。各地要組織專門力量,搞好現(xiàn)有水利工程的普查,按照一庫一冊的辦法,制定好病險水庫的整治方案,加快實施,確保不垮一塘一庫。要做好水情雨情的預測和預報工作。搞好防洪搶險預案的修訂和完善、防洪搶險的應急演練,使防汛工作落到實處。同時要做好森林防火和農戶的防火安全工作。